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钢淼调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5-09-24
2025年9月19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郑钢淼一行,调研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徐建刚,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工委主任阎锐,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员龚培华,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倪棕林,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主任毛新民等参加调研活动。。
郑钢淼副主任等一行实地察看了协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场所和环境,并与协会会长沙海林一起,共同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揭牌。调研过程中,郑钢淼副主任等一行认真听取了协会基本情况介绍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工作的汇报。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人大工作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渠道,体现了人大工作对基层民意的重视和吸纳,在立法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立法联系点作为市人大常委会新命名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自去年九月正式命名以来,按照沙海林会长提出的“五个一”工作要求,快速完成基础建设并开展工作。一是组建专业工作班子,确保工作专业性与执行力;二是推进固定场所建设,为联系点运转提供实体支撑;三是下沉工作重心,在会员中选聘立法信息员与联络员,搭建起覆盖国企、民企、大专院校等领域的民意收集网络;四是建立例会与报告制度,定期开展学习研究;五是创办《情况专报(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专刊)》,及时传递立法意见与工作动态。一年来,立法联系点工作全面展开,参与多项立法工作的调研,深入了解不同领域对立法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建议,为立法决策提供支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的立法征询意见、《上海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草案)》的立法起草、《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修改,以及《上海市公共场所英文标识建设与管理条例》的立法研究等。这些工作不仅为国家立法和地方条例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获得了全国人大和市人大有关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已成为协会工作创新发展的亮点之一。
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成效、重点任务及未来方向展开深入交流,切实推动立法工作扎根基层、汇聚民意。沙海林会长在座谈时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在协会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对协会工作的高度认可和充分信任。立法联系点的建成运行,不仅加强了协会成员之间的联系,还凝聚了协会成员的智慧和共识。沙会长强调,要持续发挥协调作用,汇聚社会资源,发挥每位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响应和积极参与本市的立法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让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上海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平台。
郑钢淼副主任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公共关系协会立法联系点的工作虽然运转时间不长,但成效显著。他强调,公共关系协会作为跨系统、跨行业的综合性社会组织,联系面广、资源优势,立法意见的收集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立法联系点工作要坚持专业性,因为涉及的法律很多,需要专业性的配合和支持。同时要结合协会的特色和资源,将立法联系点的工作与上海的城市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为上海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立法联系点可以探索项目化运作的方式,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来推动立法工作的深入开展。针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协会开展公共场所英文标识建设与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立法研究,为上海立法工作更好服务城市发展与国家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杜治中,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陈庆善,副会长、协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组长毛放,协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副组长陶芸等参加了调研活动。